奥巴马的新学期

感冒基本好了,生活又回复正规.

冬季的课开始了两周.当我可以不用课表就找到教室时,期中也就快到了.这个quarter在上math307, math308, econ201& econ300,如果说我享受上课那必然是骗人的.但我的profs还都算有意思.教Econ的老头每节课开始前都会忠诚地打开Bloomsberg的网页,一条一条新闻地给我们讲最近经济形势如何.教数学307的是个美国人,讲population和change of population成正比时用的例题是说三个杀手杀一个村子的人当t(time)趋近正无穷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还是被杀光光.数学和经济能讲成这样,鄙人已知足矣.

奥巴马昨天宣誓就职,学校又像过节般热闹.想想遥远的东海岸那边的一个人可以牵动这里无数人的喜怒哀乐,可见美国大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再看我们住在中国政治心脏的北京孩子,觉得自己真有点与世隔绝.

我得了史上最严重的感冒

我感冒了.我咳嗽得睡不着觉.我喝粥喝得面色发青.我一天打不止二十个喷嚏.我平均一天睡一个半小时午觉.我开始跷课.我N天锻炼不了身体.我中西结合吃了各种各样的药.我吃不了辣椒.我精神开始恍惚.我好几天没碰巧克力.


我得了史上最严重的感冒.


方大同的新橙月

橙月,官方解释为夕阳西下时橙色的太阳,但我更愿理解为旭日东升,因为那更配得上方大同目前的状态.方大同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R&B新星,其光芒已经盖过了我音乐星系的一切行星.


有人说方大同的风格太单调,但方大同本人似乎在故意保持其专辑的统一性.比如这张新的橙月,先是有一首'三人游'对应他和薛凯琪的'四人游',又有一首'1234567'对应上一张的'十九八七...'.方大同的风格统一但从不单调,总会用他娴熟的滑音,catchy的编曲和幽默的歌词给你惊喜.

整张专辑里最喜欢'singalongsong'和'三人游'.'小小虫'的歌词很可爱,很有画面感,讲述一个小宅男通过一只小虫子吃美女豆腐的故事.其中一句说'也许相爱就是这样,有人快乐有人就会受伤',既是说那之被掐死的小虫,又是说相爱的人们中被牺牲的那一个.如果可以没有人受伤会多好.

方大同的歌词有时写实的似乎就发生在你身边,又是又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他的爱可以平凡得像一杯清水,一条棉被,也可以像黑洞一样无边无际,他会绵绵地在你耳边唱'因为你住在我的黑洞里,从来没有引力'.他有的歌讲大爱,比如'一百种表情',也有小情小调,但感情一样细腻.方大同,'forever and a day'地支持你.


又见巴以起争端,华大校园也波澜

今天的西雅图和往常一样,下着连绵不断的小雨,天空微泛朦胧的紫红色.华大的校园确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当我还坐在Econ300的教室时,就听到屋外传来阵阵尖利的女声,透过扩音喇激昂地喊着什么.下课我走到red square,看到一群学生高举海报,喊着"free Palestine",就知道是针对最近巴以冲突的示威游行.冲突进行到第十天,美国学生也按捺不住,为要制造出什么声音.自从这届美国大选以来,美国大学生就对自己参与政治的权利特别重视,甚至充满一种近似"天将降大任于世人"的使命感.于是美国大学生竭尽所能的发表自己的政治立场,尽管我无法肯定是不是每一个示威者都真的了解巴以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巴以争端,简单地讲,就是以色列人侵占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巴勒斯坦想尽办法收复回来.两国持续不断的争执,民族文化的冲突,加上现在大选的空档,渐渐引燃导火索.战争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倘若没有巴勒斯坦的挑衅,以色列也不会开火.但是只要边界问题存在,开火的理由就一直充分.而牺牲的是平民百姓的幸福.倘若"非诚勿扰"里的分歧终端机真的可以解决这一切问题,范伟被骗得也不算冤枉.

愿西雅图的雨能浇灭纷飞的战火.

寂寞时的无聊消遣

amanda昨天晚上突然敲门,来取她落在我家的圣诞礼物.我们闲聊了一会,amanda突然请我帮她一个忙,说她正在上photography class,需要拍几张照片做作业.我也没什么作业,欣然同意.她的概念大概是这样:拍两张,一张是我在为去party做准备,穿这鲜艳夸张的裙子,满心欢喜地化妆的样子;另一张是anita在去葬礼之前化妆,穿着一袭黑衣,沉重的黑色眼影被泪水打湿.其中的深意在于女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需要一层美丽的伪装,哪怕在葬礼这种全情释放的场合.不管人们怎样说着内在美高于外在美,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抛弃基于外在的偏见.



CrabPot里的玄秘



昨天Bing和Tommy带我去了一家海鲜餐厅,临Lake Washington,叫CrabPot.餐厅一半站在水里,旁边便有即将启航的摆渡等待讯号.我坐在像甲板一样的用餐区,桌椅是木头雕的,还没上菜胃里已经充斥着海洋的味道.Bing和Tommy点了两份他们常点的Seafood Mix,上来得竟然是慢慢的一盆.服务生熟练地给我们扑上桌布,分发切菜板和锤子,我霎时有种给这些小海鲜们上刑的感觉.这时桌上堆着满满的巨型蟹腿,各种各样的贝壳,大虾,些许玉米段和土豆快.我迫不及待地挥舞起锤子,对蟹腿开始了猛烈的进攻.螃蟹很新鲜,不用费尽就有成柳的蟹肉滑出,再被狼吞虎咽地塞到我嘴里.所有的海鲜都处理得很简单,先用盐(或者海水?)腌,再篜,最后撒上调味料.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国内吃的海鲜.富丽堂皇的餐厅里,水族馆般陈列着叫不出名字的鱼,选好后端上桌是精致的碗盘,衬托精工细作的海鲜,味道一层又一层.就如同我们的人种,细腻复杂的历史造就的细腻复杂的性情.表面上也要光鲜,配得上其浑厚的内涵.而美国人就像他们海鲜一样粗线条,简单,由表及里的简单.他们也有浓重的味道,但层次就单薄得多,没什么回味的空间.但美式的简单也没什么不好,直率,不拐弯抹角,看见的是什么样子吃进去的就是什么味道,没有欺骗.看来饮食真的是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媒介.

All about me

我叫sydnie,我现居Seattle.但从不把Seattle当做家,之能算是个驻足的地方.住校的时候不算家,搬出来了也不算,因为在家要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但在这里我没有.我知道去哪买打折的衣服,去哪买新鲜的菜,但这只是为了生存.走在街上我不会有一城之主的感觉,那种在北京给人指路或者带外国友人逛故宫时候的自豪感.但我生活在Seattle,就要习惯Seattle的冷雨,一个星期不停的大雪,阴沉又阴沉的白天,和8.9%的稅.异乡生活总让人珍惜家乡的好,哪怕那好有多么微不足道.


我在Seattle上学,上学就意味着Party和偶尔的图书馆.我享受现在的自由,尽管这自由有点太轻而易举.上课对我来说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段时间不做我会想念,做太多我又会排斥,所以美国大学的课程简单得正好,让我不会觉得自己脑子在退化又不至于排斥.我有时间看电影,做设计,按照菜谱煮饭,跟朋友喝咖啡,我过着自由又不放纵的生活.但未来对于我还是一片模糊.你问我以后想做什么,我说新闻播音,杂志主编,某新派川菜的大厨+老板,但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实现.应该说,我知道他们不会实现.我好奇自己最终会变成什么,这好奇的过程中我慢慢长大.

我今年就要奔二了.高中时和奔四的班主任逗嘴,说自己也马上边成二打头,想不到这马上有这么短暂.二十就意味着被小朋友叫做阿姨,意味着丢掉teens的特权,意味着在下一个十年中毕业,工作,结婚.因此我要用这个博客记录我的二十岁,一个对过去充满怀念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二十岁.

Happy New Year.